特产食品是中国食品行业的“一朵奇葩”,是区域土特产和食品的交叉地带,兼有食品、土特产等多重属性,其行业品类属性、发展路径明显,行业内也有一些典型做法值得参考,鉴于行业发展现状和企业做法,特产食品企业要明晰自己的品牌营销策划思路。
一、土特产食品品类属性
1、行业性特色
特产食品往往带有一定的“农业”特色,“大农业”的概念比较浓厚,如果细分的话多数可以被归结到“农、林、牧、副、渔”等农业细分领域。如知名大连特产“獐子岛海参”就属于渔业,浙江金华“火腿”产品属于牧业等。
2、区域性特色
特产食品在大部分人眼中往往和“土特产”划等号,而特产类食品其最大的特性即是其区域性,而且其对“区域特色”的依赖性很强,“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”对“土特产”品类的独占性会很强,如天津的“狗不理包子”、河南的“烩面”、金华的“火腿”等,消费者对知名“特产食品”的消费“专属感”也比较明显,认可度较高。
3、专业性特色
特产食品带有一定的区域特色,更带有一定的“专业色彩”;专业化的“特产食品”认可度更高,消费者对其认同度更高,如“金华火腿”、“道口烧鸡”等驰名中外,区域内消费者对其认可度较高,单位福利采购、节假日礼品赠送等操作对其也比较注重。
4、产品个性化
“特产食品”首在个性,其个性化、特色化往往又代表了某种区域文化、区域生活方式,特色文化、产品底蕴等成为产品接受度高、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。如“燕窝消费”就代表一种较高的生活品质,对品质生活的享受和个人地位的尊崇需要。
二、土特产食品的发展路径
1、主流食品工业化
大多数上规模的特产食品企业都经过某个产品/某几个产品“快速发展主流化”的过程,这是“明星产品上规模”的过程,也是“产品明星集群化”快速发展的过程。各特产食品多数会创新品牌营销策划,优秀品项通过口味调试、包装优化、渠道区隔等,对原有产品进行升级改造,融入大众化的主流消费。
典型案例:金华火腿经过工艺的数次改良,产品质量明显提升,产品包装化使品类价值彰显,商品化持续推进。
2、原料贸易化
多数特产食品隶属于农副产品,其常作为“工业用原料”使用,同时也经常出口至国外进行加工,外销是土特产的重要方向之一,同时本土食品企业对特产食品的开发也在推进,“特产食品全国化”是中国食品企业快速成长的路径之一。
3、珍稀原料价值化
部分特产食品相对稀有,产地独特,生产条件要求较高;其用途相对比较狭窄,常用于保健品、药品等;同时,其价格比较高,购买人群主要集中在“中高端”,“价值化”是其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。
典型案例:人参、鹿茸等经常被作为保健品的原料使用。
4、非主流化
大部分的“特产食品”常作为礼品赠送,单位福利、亲友拜访送礼等是产品的主要用途,进入大众主流消费的“特产食品”比较少;而从“特产食品”产品加工程度来看,大量“特产食品”是粗加工和初级加工,精深加工的产品较少,作为休闲食品进入大众消费生活的“特产食品”更屈指可数。
典型案例:据有关统计显示,“特产食品”的年节销售占其全年销售的70%以上,同时单位福利采购、礼品赠送等占其产品用途的65%以上,可见特产食品消费的高度集中性,也说明“特产食品”发展要更多向常规化、主流化消费过渡。
三、土特产食品企业典型做法
1、开专业店
1) 主要产品类型:以“中高档特产食品”为主,侧重于“土特产”的丰富性;
2) 运作厂家:主要是零售终端,厂家也有参与运作但较少;
3) 运作特点:从厂家直接采购各种土特产品在终端零售,由零售终端自行定价,推广方式主要是店面导购推介,促销活动较少,品牌意识较差;
4) 典型案例:各地的“土特产”零售商;安徽詹氏山核桃专卖店主推“安徽宁国山核桃”,以特色产品打市场。
2、规模化生产销售
1) 主要产品类型:以中低档产品为主,产品已经被大众所认可,产品销售区域呈扩大趋势,销售相对稳定;
2) 运作厂家:以通路型销售为主,传统通路、商超通路、专卖店、网店等均有销售;
3) 运作特点:对产品进行深加工,将“特产食品”作为休闲食品进行销售,同时改良其口味、延长其保持期、提高其品类认可度等,将其作为“常规性产品”进行销售;
4) 典型案例:四川的“张飞牛肉”一直深受四川、贵州等地消费者欢迎,其产品认知度较高、发展速度较快。
3、价值化礼品路线
1) 主要产品类型:以中高档特色类产品为主,此类产品或是原料稀有,或口味独特,或工艺比较复杂等;
2) 运作厂家:多以“特产类”食品厂家主推,或作为企业的形象产品,或作为企业的高利润品项;
3) 运作特点:珍稀类原料,高品质生产制造,多口味选择,原生态诉求等;
4) 典型案例:西藏的“牦牛肉”产品一直被作为高端休闲食品消费,同时其大规格类产品多制作成“礼品装”,作为高端礼品存在。
4、作为日用品运作
1) 主要产品类型:中低档产品为主,所消费区域多集中在“特产食品”产地,当地消费者对此品类接受度较高、消费频率高,品类消费已经“日常化”“常规化”,当地人在外地生活工作时也会经常消费此品类;
2) 运作厂家:相对强势的“区域型”特产食品企业,其多在生产基地市场、核心区域等集中运作;
3) 运作特点:规模化分销,促使产品销售上规模,同时企业会积极引导消费者,将产品卖点与“乡情”、“乡思”等当地文化结合在一起,强化区域消费者的认同感;
4) 典型案例:“金华火腿”、“河南烩面”等均是在当地形成强大的消费能力后才向全国扩张的,同时其品类与区域紧紧融合在一起,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区域的“一张名片”。
四、土特产食品品牌营销策划六大要点
1、明确产业链定位,聚焦核心竞争优势
“土特产食品”企业发展中产业链定位是关键,企业要依据自己的核心竞争力,寻找到自己的“产业定位”。1)可以以产地作背书,强化生产原料供应,做“特产食品”的“原料专营商”,控制“特产食品”的原料供应;2)可以推进以“组织整合能力”为驱动,推动“订单+农户+市场”的一体化运作;3)可以发挥大规模生产制造优势,强化“特产食品”的规模化生产制造,以“大规模生产分销”致胜,同时强化其生产工艺提升等。
2、模式创新引领未来
创新各种模式,不走寻常路。1)创新产业运作模式,推动“产业链”一体化协作,聚焦产业链自身优势环节的同时,将其它环节外包,发挥产业协作优势;2)赢利模式创新,产品生产制造可以赢利,品牌授权可以赢利,代工生产也可以赢利;3)运营模式创新,可以先做市场再建工厂,将生产外包;也可以先在区域市场招商再引入生产制造厂商,当然可以由政府出面推动组建大型的“特产食品公司”,如“紫玉板栗”的操作等。
3、品类差异化运作
对现有的“特产食品”进行分类,按品类消费现状划分为主攻品类、潜力品类、机会品类和补充品类。1)对于大众化消费、品类接受度高等主流品类,可以做为主攻品类,以做大规模、拓展市场为操作要点,产品操作紧订“竞争对手”;2)对于处于快速成长期、消费者接受度持续上升的品类,可以作为潜力品类进行培养,以利润增长、培育明星产品等为操作要点,价格层面可以稍高;3)其它两类产品皆以获取高利润为主要操作要点。
4、渠道有次序覆盖
认清现有渠道的操作原则、操作次序和操作重点。1)操作原则上,产品与渠道要匹配,在规格、容量、克重等方面做好匹配工作;产品与区域相结合,在口味、消费认知、品类认同等方面作好引导;2)操作次序上,建议先铺特产专卖店、休闲食品店等主流销售渠道,再关注大卖场、A类店等通路,同时积极尝试网络B2C销售;3)抓住渠道销售的重点所在,抓重点终端,从产品铺货、上架、陈列、库存管理、促销推广、导购激励等方面入手建设强势终端、掌控有效终端。
5、推广操作分区域
因市场状况不同设置不同的推广手段。1)核心市场,强化品牌传播,以消费者教育、产品促销推进为主,进货奖励、返利刺激等渠道推广为辅;2)重点市场,前期注重采用坎级进货奖励、搭赠等渠道推进方式,后期采用免费品尝、买赠等方式刺激消费者购买,同时通过一些抽奖活动、“互动路演”等培育消费者的认同感;3)一般市场,强化经销商作用,依靠“渠道高毛利”驱动渠道发展,充分发挥经销商作用。
6、品牌建设组合化
建设依据产品特点分品牌运作。“特产食品”品类特性不同,产品销售特点各异,档次、品质等各有不同,建议设置不同品牌涵盖不同产品线。1)设置高端品牌,主要涵盖稀有产品、特色产品等,以中高端价位为主,品类卖点以高品质、高营养、纯天然、美味等为主,品牌个性以“天然、原生态”等为主,产品线以精、少为要;2)设置大众化品牌,主要涵盖大众化产品、部分中低端休闲类“特产食品”,品牌个性以“亲切、时尚”等为主,以大众化消费为主,产品线以宽、多为要;3)设置特色类品牌,主打“特色产品”,创新品牌营销策划,将品牌定位为“区域特色、产品特色”,以彰显区域文化、产品特色为主,产品线以精、中为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