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牌全案策划/营销全案策划/新零售全案策划
021-51090984 / 150 0099 6934
新一代品牌营销策划公司-内页
您当前的位置:主页 > 慧洞察 > 营销策划 >
营销策划之“医院+互联网”七大怪现状
发布时间:2020-03-19     点击数:
  互联网医院是“互联网+”推进的深水区,随着移动医疗的快速发展,相信“医院+互联网”的突破会越来越多,移动医疗的医院端变革也会越来越深入,医院+互联网的营销策划正如火如荼的展开。
 
  遍观国内的“医院+互联网”发展,模式多种多样,有传统公立医院的信息化升级,有“医院+区域挂号平台”,也有乌镇这样变革彻底的“互联网医院”,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,也面临着一些问题。
 
  “医院+互联网”有前景,有机会,但也面临着巨大挑战,目前其移动互联程度低,流程优化仍是主要驱动力,基于“优质患者服务体验”的线上线下诊疗服务仍未形成,未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从目前的“医院+互联网”进化为互联网和医院、患者等的高度融合。
营销策划
  “医院+互联网七大深度洞察”之一:其高度关注诊前及诊中,重视预约挂号及诊中体验,对诊后、健康管理等关注度不高、移动互联度不高
 
  纵观目前“医院+互联网”的发展,其更多关注如何吸引患者,如何改进患者的预约挂号难,其大部分的精力仍在改善前期的预约挂号体验,解决“看病难”中的挂号难问题,对于专家筛选、诊后指导等还远远没有涉及。
 
  部分优秀的医院,大部分是知名的品牌医院,已经开始医院互联网的升级,将医院原有的IT系统进行升级,对接新开设的微信服务号,提升患者的挂号体验,甚至开放院内候诊系统、检查报告系统等,将医患沟通深化至诊中阶段,但遗憾的是,患者最为看重的诊后随访、康复指导和前期的医患沟通对于传统医院来说仍然未被重视,其仍是医院的发展弱项,医院的“移动互联化”进程仍然在诊前阶段和诊中阶段发力。
 
  与此相对应,大量的医院信息系统是不统一的,数据端口无法统一对接,造成已有的“医院信息孤岛”现象更为严重,甚至影响到区域内医院信息平台的深入推进,影响到医院集团内“医疗联合体”的诊中信息传递和诊后服务开展。
 
  此种状态的持续存在,目前看是因为各医院独立推进“互联网+”,而实际上是其变革只是改善了诊前预约挂号和诊中检查部分,对于诊前预防和诊后服务等关键业务环节涉足不深,同时其也未从根本上改变医院的“信息孤岛”现象;这些缺失的方面值得我们深思并改善。
 
  “医院+互联网七大深度洞察”之二:其以“流程优化”为驱动力,医患沟通、诊后指导、社群沟通等深层次体验优化不足
 
  从目前多数医院的“医院+互联网”实践来看,其多数仍集中在患者端的诊疗服务线上,多数集中在为患者提供预约挂号、候诊提醒、检查报告推送、疾病筛选等方面,更多在于提升“患者流程体验”,将医院现有诊疗业务推动上线的同时提升患者就诊效率。
 
  目前的“医院+互联网”变革以“流程优化”为驱动力,创新营销策划的流程建设,侧重患者就诊流程优化,而医患深入沟通、诊后指导等方面则是比较薄弱的,长期发展所依托的医患社群更是没有纳入医院的建设日程,当然这也绝非其长项所在;我们需要深思的是,单纯的流程改善是否真能切实提升患者的医疗服务体验,深入的医患沟通、诊后指导等是否更具服务价值,更具商业意义。
 
  “医院+互联网七大深度洞察”之三:医院以单独主体开展,单病种纵向服务平台、区域性跨院医疗服务平台、医患社区型服务平台等还远未形成
 
  从目前医院推进互联网+的主体来看,多数仍是靠医院自身推进,想做得出色的医院还会寻求技术公司的帮助,但每个医院的信息系统不统一、各有侧重,单独建设有其局限性,和核心病种、同区域医院对接、医患对接等还有很多差距需要弥补。
 
  医院是服务于本区域患者甚至是全国患者的,其不但要考虑到自身发展,更要考虑到同区域医院协同需求、同一“医联体”内兄弟单位需要,随着“就医160”等跨区域挂号服务平台的出现,多医院挂号协同、诊疗协同的现象将会越来越多,基于患者需求的核心病种会诊服务,基于同一区域的医院业务协作需要,这些都需要医院更深入的推进“互联网+”步伐。
 
  我们回归医院开展互联网+业务的初衷,大家开展“医院+互联网”的终极目标是创造优质的患者服务体验、提升医院的品牌影响力、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,而止步于诊前和诊中的“医院+互联网”是无法承载这一重大目标的,深化互联网+步伐,深入推进全周期诊疗移动互联服务才是必由之路。
 
  “医院+互联网七大深度洞察”之四:“分级诊疗”的改革初衷未能实现,品牌医院、公立医院仍然居于主导地位,民营医疗面临发展挑战
 
  医院推进互联网+的目标之一,在于落实国家提出的“分级诊疗”政策,通过互联网手段实现分区域、分医院、分患者人群的分级诊疗,而这些在现实“医院+互联网”的实践中不幸落空。
 
  “医院+互联网”目前的推进主体仍是医院,区域性医院诊疗平台及全国性医院诊疗服务平台还是快速成长中,各自为政的结果就是各自谋生,就是各自为战,此种态势下有品牌影响力的医院、公立三甲医院、国营特色专科医院占据行业领导地位,仍然深受患者青睐,他们的挂号依然难,他们的服务体验依然弱,因为患者并没有分流,该来的依然来,小病患者依然来。
 
  相对应的,即使民营医院推出自有APP,民营医院和支付宝、微医、春雨医生等合作入驻,在有三甲医院可以选择的情况下,恐怕很难给出到民营医院看病的理由,对于广大民营医院来说,其仍然面临生存危机,患者仍然少,其仍然要依靠高药价、高检查费和高诊疗费生存,分级诊疗与其无益,更谈不上“发展的东风”,当然其可以创新成长、“弯道超车”,可这也对“医院+互联网”所推动的“分级诊疗如何推进”等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 
  “医院+互联网七大深度洞察”之五:“医联体”向患者端深化推进,医院、专家和患者互动增加,但医疗服务透明性、参与性和过程仍显不足,医生集团价值有待深度挖掘
 
  每家医院都或多或少的和“医疗联合体”为关联,而目前推进的“医院+互联网”大潮将更多的着眼点放在了“患者诊疗流程”优化上了,而对于“医联体”的改善、对于患者“互联网会诊”的提升,大部分医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 
  “医联体”的价值在于发挥先进医院的医学优势、专家优势、技术优势等,在于通过“病人不动 专家移动”来实现医院技术互补、服务提升,其目前正从传统的医院间运作向患者端深入推进,从封闭运作向开放、信任和透明方向,这应是“医院+互联网”关注的重点方向,盘活医联体内专家资源,亮化患者的服务价值,以互联网为手段提升患者会诊参与度,增加其开放度,提升医患沟通效率,提升患者诊疗体验,这不失为“医院+互联网”建设的一条可行之路。
 
  与此同时,随着国家医疗政策改革的推进,新兴的医生集团正在崛起,大量医生工作室、医生集团等正在推进多点执业发展,“医院+互联网”的推进完全有必要将其纳入“协同推进”的考量之内,将其作为医生服务的有效补充力量,视其为医患沟通的有生力量,技术互补、服务互助、共同服务患者,和谐共生、携手发展,医生集团的价值有待深度挖掘。
 
  “医院+互联网七大深度洞察”之六:医患关系并未根本改善,沟通交流仍是浅层次,各医院品牌社群远未建立
 
  从目前“医院+互联网”的整体推进状况来看,多数医院将精力集中在“流程改善”层面,对于医生患者交流重视度不高,优秀的医院医生通过微医、春雨医生等在做前期的“网络轻问诊”工作,但这仅是以“业务合作”形式开启了“医患交流”的序幕,真正的全院重视、全院推进尚需时日。
 
  站在移动医疗O2O的发展角度来看,传统医院线下的医疗服务体系已经相当完备,线上的患者服务体系尚在构建中,而基于患者“全周期诊疗、线上线下协同服务、医患社群沟通”的优质患者O2O体验并未形成,会员服务、产品设计、流量周转等还没有实现有效闭环,“医院+互联网”的战略使命远未完成。
 
  “医院+互联网七大深度洞察”之七:医院独立驱动前行,药械厂商、保险厂商等并未介入,封闭式变革明显,开放“健康服务生态圈”构建尚需时日
 
  目前的“医院+互联网”的商业革新还在稳步推进中,医院独善其身,对于以“患者诊疗业务流程”改善为重点的医院革新积极异常,对于同一健康服务生态内的医药厂商、器械厂商、保险厂商等则关注度不高,开放度不够,联系度不紧密,这些关联群体被本能排除在“医院+互联网”的商业革新之外。
 
  “医院+互联网”的目标在于打通线上线下,推动全周期诊疗服务,而这些离不开医药、器械和保险等相关群体的协同推进,需要他们支持相应产品、提供相应健康服务,双方也可以联合研发产品,共同推进。
 
  “医院+互联网”的生态不单单包括医院,更囊括所有为患者服务的健康类商业主体,医院的互联网化改革不应是“闭门推进”,保持向相关业务合作伙伴的数据对接、端口开放,保持相应的数据同步、服务对接,医院的移动医疗O2O变革将更加通畅。
 
  从“医院+互联网”整体发展来看,医院的营销策划现状不容乐观,其大多在推进浅层次变革,更加着眼于患者诊疗流程优化,更加倾向于“封闭式变革”,这与“医院+互联网”的改革目标是相背离的,也是孤立于“健康服务生态圈”之外的“服务技术革新和业务流程改进”,即使改革成功也未必能适应生态圈的新变化。
 
  “医院+互联网”深度推进的“五项关键对策”
 
  “医院+互联网”是一场深透的商业革新,是传统医院拥抱移动医疗的绝佳机会,是“健康服务生态圈”形成的必经路径,而医院在推进中更应注意以下五项关键对策,以保证“医院+互联网”商业革新的事半功倍,马到功成。
营销策划
  1)以“患者全周期诊疗”为革新指引,“患者诊疗流程改善”只是其中重要一环,强化诊前挂号、诊中检查等服务的同时,积极深化诊后服务,推进诊前、诊中和诊后的全方位服务协同。
 
  2)推进“医联体”协同升级,“医院+互联网”的改革绝不仅仅是医院本身,其更应关注“医联体”的同步升级,适度开放患者端口,提升患者参与度,提高会诊透明度,强化诊后的服务质量提升。
 
  3)强化“跨院式”区域协同,适度提升医院的信息化水平,积极对接各技术端口,亮化区域内跨院挂号同步、面诊对接、诊后协同和慢性病管理等服务,实现区域内各医疗服务主体的有效对接。
 
  4)亮化“医院品牌社群”建设,高度重视医生患者沟通,在前期医患“轻问诊”的基础上强化诊中沟通、诊后随访、生活指导等,推动线下健康讲座、主题健康微分享等活动的开展,推动医生患者的和谐互动。
 
  5)积极对接“健康服务生态圈”,快速推进医院移动互联网化步伐,同时适度开放医院服务端口,对接各类医药器械等健康服务关联厂商,推进医学新课题研究,强化“健康服务生态圈”内部的高效互动。
 
  中国的“医院+互联网”商业革新及营销策划方兴未艾,前景光明,前期探索是必须的,改革阵痛是必要的,让我们一起努力,创造中国移动医疗O2O更加光辉的未来!
智慧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