营销策划之食品行业消费洞察
发布时间:2020-03-19 点击数:
食品行业的营销策划需要我们洞察行业发展商机,明晰消费热点与社会文化特征,强化各食品消费的机会点,并明确各品牌营销策划的切入点和亮化点、可行策略等。
一、食品行业消费特征
1、食品消费经济特征
1)经济总体呈增长态势,食品消费持续增加。
中国经济发展总体呈上升态势,国民收入将不断增加,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上升,食品消费也会随之上升,市场容量不断扩大,食品行业前途光明。
2)食品消费增长迅速,潜力巨大。
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,从1992年到2007年,中国城镇居民的总体消费从1672元跃升到9998元,增长了约5倍,年均增长12.6%;中国城镇居民的平均食品消费从884元跃升到3628元,增长了3倍多,年均增长9.9%;从中可以看出,食品消费增长快速,但平均增长低于总体消费增长,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。
3)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,食品消费结构不同。
东部沿海主要经济圈经济水平较高,发展速度快;中部较慢,西部更慢;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使食品消费也受到一定影响,也影响到各区域的食品消费结构:东部居民消费以享受性食品消费为主,偏重食品消费的时尚、休闲、精神愉悦等层面,中西部食品消费更偏重于质量性食品消费,偏重食品消费的质量安全、品质优异等层面。
2、食品消费社会文化特征
1)主流消费文化以质量型消费为主,并呈现消费升级和向享受型消费过渡的态势。
社会的主流消费文化越来越关注于食品的质量性消费。从“三聚氰胺”事件后,消费者对食品的安全性、可靠性、优质性尤为关注,此点在乳品行业尤其明显,越来越多的食品品牌诉求“产品优良”“品质可靠”;消费者在关注食品质量安全等的同时,更看重食品的营养性、时尚性、休闲性,呈现出过渡的态势。
2)亚文化消费中享受型消费和数量型消费并存。
在主流群体对食品质量关注的同时,高端人群的休闲性需求、享受性需求同样在增长,其对于高端食品的热衷并未因“食品事件”受影响;而收入不高的消费群体仍然在进行“数量型消费”,其更看重食品消费的数量和功能,倾向于满足充饥、止渴等基本食品需求;两种食品消费需求并存。
3)食品消费社会阶层分隔不明显,多样性消费持续存在。
食品消费的社会阶层性不明显,但与收入有一定关系:收入较高、社会中产阶层以上的人群对食品的消费偏于享受、休闲式消费,而收入一般者、社会中层及以下消费人群更偏重于食品质量性消费;不过各社会阶层对食品消费的消费区隔并不明显,多样性消费持续存在,多产品被多种人群重复消费较为普遍。
4)明星效应明显,意见领袖作用突出,营销策划魅力无穷。
明星对消费者的影响力持续存在,并不断增强,其影响着消费者的食品关注点,诱导着消费者的潜在消费需求,并以清晰的“产品表达”来激发消费者的消费动机,如盼盼的“艾比利”薯片就不断激发消费者的“快乐”需求。
3、食品消费人口特征
1)居民膳食结构不合理,营养补充类食品大有发展空间。
据有关资料显示,城市居民的部分营养元素平均摄入量较高,农村居民的营养补充较少,营养缺乏病在部分地区仍然存在,大部分居民的营养补充需要加强;同时,居民的乳类消费、豆类制品、营养补充类食品消费仍有很大需求,存在极大的增长空间。
2)农村婴幼儿营养补充需加强,辅食添加不合理问题突出。
据有关资料显示,一些营养缺乏病在我国部分地区依然存在,儿童营养不良在农村地区仍然比较严重,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和低体重率分别为17.3%和9.3%,贫困农村则高达34.6%,说明农村地区婴儿辅食添加不合理的问题十分突出,农村婴幼儿的营养补充食品大有空间。
3)局部地区营养过剩问题突出。
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,城镇居民肉食性消费增加,谷物类消费减少,膳食不均衡状况加剧,营养过剩问题比较突出,谷物类食品、膳食均衡类食品消费有较大的增长空间。
4)水产品消费比重偏低。
水产品消费的主要区域相对集中,沿海、东部占全国水产品消费比重较大,而中部、西部在水产品消费上支出较少,此固然与居民的消费习惯有关,更与产品特色、区域特点紧密相联。
5)主流消费人群需求得到有效满足,而特殊人群的消费需求满足尚待加强。
主流人群的消费需求已初步得到有效满足,特殊消费需求满足已被提上日程。市场上符合营养平衡要求的早、中、晚餐方便食品不多,能有效满足特殊人群营养需求的食品不多,针对夜班族、夜外工作族等特殊人群的食品有待开发推广。
4、食品消费受影响状况
1)口味、口感更受关注,影响食品消费的要素多样。
食品消费更加注重口味、口感,并且这种注重有其区域特点,各区域特点不同,口味上也会有差异;其它的因素,如品牌、产品价格、产品质量等也很重要,但食品中的“口味”和“口感”始终占据了“食品消费影响要素”的主导地位;单型口味大行其道,复合性口味消费成为了一种新时尚、新趋势,而影响食品消费的要素更加多样化,据有关调查表明,在购买包装食品时,57%的消费者主要凭习惯和口味偏好来选择;40%的消费者选择知名度高的产品;多数消费者认为价格和包装等因素居于次要地位。
2)食品消费受年龄、职业、价值观等影响较大,区隔明显。
城镇婴幼儿食品消费关注食品的品质、品牌和营养性,农村婴幼儿食品消费关注食品的质量和价格,对产品性价比更为注重;城镇青少年食品消费关注食品的精神享受,要“酷”、要有趣等,而农村青少年更关注食品消费的“好玩”、产品性价比等;白领人群关注食品消费的营养性、安全性和精神愉悦,而老人食品消费更关注食品的“实惠、好吃、经济“等。
二、食品行业消费心理
1、食品消费关注点
1)消费上追求时尚性、营养性。
食品消费者希望产品包装、产品形态上更加时尚、个性,更符合自己的年龄、收入、生活习惯等特点,展示产品独有的价值,体现自己的各种食品需求,最好能表达自己的心情,同时补充营养。如“彩虹糖”就很好的满足了消费者表达自己心情的需要。
2)消费人群关注度区隔明显。
各消费人群有自己不同的关注点,城镇人群、中高层收入人群越来越关心生活质量和幸福程度,对食品的安全、卫生很注重,同时关注食品的营养性;而农村居民、一般收入者更关注产品的质量和性价比,倾向于食品的充饥、止渴等基本生理需要。
2、食品消费特点
1)消费更加多元化、个性化。
消费者食品需求逐渐升级,休闲需求、精神享受越来越受关注,同时食品消费需求越来越多元化、个性化,对食品消费关注精神享受者有之,关注生理满足者有之,个性化凸显,如快活林“摇摇变”饮料就满足了消费者“玩趣”的需求。
2)食品消费安全受到重视,精神享受提升。
食品消费的安全性成为重中之重,《食品安全法》出台、产品品质备受关注,产品优质安全已是大势所趋,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也使食品的休闲需求、精神愉悦需求更快提升,休闲食品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。
3)食品保健功能受重视。
中国自古就有“药食同源”的说法,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对自己的健康越来越看重,对食品的保健功能越来越关注,食品的保健需求日益上升。
4)有机食品受欢迎度增加
随着近年来“食品事件”的频频发生,食品中的“添加剂”、“农药残留”现象越来越受到重视,人们对食品的安全性、可靠性越来越重视,对“绿色食品”、“安全食品”越来越看重,“有机食品”适应了这种需求,其绿色、健康、环保的形象顺应趋势,更以优质产品获得消费者欢迎,市场规模逐步扩大中。
3、食品消费层次
1)食品消费需求多种多样,行业不断细分。
食品的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化,行业细分层出不穷,品类细分不断,休闲食品、功能食品、谷物食品不断涌现;跨品类细分不断出现,如“果乳饮料”、“果醋饮料”等,其满足了人们营养、保健美容的细分需求。
2)消费者日益细分。
高端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有机食品、海鲜品、营养品消费,白领消费者注重休闲食品、保健食品、营养食品消费,老人消费者注重保健食品、营养食品、功能食品消费,更引发“银发经济”、老年食品消费热潮。
3)消费层次性明显。
食品消费受经济状况、个人收入、价值观等影响较大,消费层次性明显,数量型消费、质量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并存,高端消费、中档消费和经济型消费并存。
三、食品行业购买行为分析
1、食品购买信息获取多元化
1)信息获取途径越来越多样化。
食品消费信息获取越来越多样化,商业信息传播极大调动了消费者的潜在需求。从电视上、从网络上、从期刊上、从直投上食品消费者不断收集消费信息,寻找食品消费目标;相比而言,家庭的影响、朋友的影响也部分存在,但其影响已经弱化。
2)信息影响程度不同。
信息影响程度、影响效力各有不同,电视占据了主导地位,明星代言层出不穷;网络是后起之秀,在沟通互动、网络传播方面不断出新;手机营销方法创新,在短信互动的同时强化信息沟通。活动通知、品牌传播是食品消费信息传播中的生力军,而广播、报纸、期刊仍在发挥着自己的传统效力。
2、食品购买区域特征不同
1)品类购买重点因区域而不同。东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,居民偏向于休闲型、享受型消费,食品消费集中在营养食品、保健食品、休闲食品等类,方便食品增长迅速;而中部经济处于上升态势,食品的质量型消费特征明显,食品消费集中在粮食类产品、动物性食品,肉类消费逐渐增加。
2)城镇的食品消费水平高于农村。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、人均收入均高于农村,其食品消费水平也高于农村。
3、食品购买品类
1)原生态食品更受欢迎。
随着生活日益改善,人们的营养越来越丰富,一些“富贵病”也多了起来,同时人们的环保意识、健康意识日益增强,谷物食品、粗粮食品、粗粮饮料等原生态产品越来越受欢迎,原生态食品消费也逐渐成为一种时尚。
2)从主流到特色,从传统到时尚。
食品消费从主流品类的消费到特色化产品的消费,更具时尚感、更新潮、更有特色的食品消费。如区域特色食品的崛起,新郑大枣品类的突出等;部分特色食品的规模化、工业化,“齐云山”南酸枣的崛起等。
4、食品购买决策
1)食品消费中女性决策比重越来越大,其成为食品购买的主要决策者,同时也是主要的消费人群。
2)商业信息传播对食品消费人群的影响不同。食品购买受媒体推广的影响越来越大,年青人受网络影响较大,老年人受广播媒体、报纸媒体等影响较大,终端促销氛围对食品消费人群的影响最大。
5、食品购买关注
1)食品的组合式销售、复合化创新受欢迎度提升。
“组合式产品销售”“复合式产品”越来越受欢迎,消费者希望以“产品组合”的形式方便购买,“大礼包”的形式、产品包装外组合式销售等较受欢迎,消费者一则希望购买更为方便,二者想更加简单化决策;而产品的复合化更受欢迎,产品的口味复合化、原料复合化备受推崇。
2)包装的关注度上升
“包装”一直都是产品重要的“静销力”,担负着保护产品、表达产品诉求、促进销售等的重要作用,也是企业销售实现的重要环节。消费者喜欢有冲击力的“产品外包装”,包装更加新颖、别致,充分表达产品卖点,同时彰显个性。如长青食品的“口红糖”包装。
3)包装材料更关注环保、安全,充分体现产品特点
据有关调查表明,消费者的绿色、环保意识逐渐增强,在包装材料上期望更加环保、无毒等,而包材的保鲜、保营养、是否抑菌等关注度并不高;同时,消费者希望从包装上了解到更多的产品信息、厂家信息、产品卖点等。
6、食品购买服务
1)购买服务期望更加快捷。
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,人们的时间观念越来越强,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,对产品的购买速度越来越看重,希望购买食品能更加快捷,如网上购物的风行、电子商务网站的开发等均顺应了这种需求,而优秀食品企业也强化了服务的多元化、快捷化,如中粮“我买网”的推出和良好运营。
2)购买便利性期望持续提升。
食品购买希望越来越便利,能随时随地买到、消费上,对购买的便利性要求越来越高,这使得更多食品企业更加强化渠道覆盖、广泛铺货,实现对终端的有效覆盖,以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。
四、食品消费引发的营销策划良机
1、顺应食品消费营养化、时尚化、生态化趋势,持续品类创新,推出方便食品、有机食品、营养复合食品等
针对食品消费“重营养补充、需要调整膳食结构”的特点,推出调理型营养食品,并优选特色原料,推动产品向营养性、保健性、调理性过渡;针对食品消费的“时尚化”特点,适应消费者的趣味心理、快乐需求,适当变化产品形状,凸显产品特色,如“口红糖”的出现、儿童卡通型饮料的开发等;针对营养过剩的问题,推出“谷物食品”“原生态食品”等诉求适当调整消费者的饮食结构,推动消费者营养均衡,并彰显产品的“营养复合”诉求。
2、顺应食品消费便利、快捷需求,创新营销方法,强化服务
为满足消费者“便利购买”的需求,食品企业强化渠道覆盖和终端维护,保证食品的持续供应、终端展示、便利销售等;为及时了解消费者食品需求变化,推进“网络沟通”和“短信互动”,以更好倾听消费者心声;及时处理消费者意见及反馈,树立公司形象和促进产品的持续销售。
3、顺应食品消费区域不同特点,各区域差异化操作
东部、中部、西部各有其消费特点,应当差异化操作。东部食品消费偏重于享受型消费,宜主推休闲类营养食品、调节性食品、保健食品等;中部食品消费偏重于质量型消费,宜主推风味类休闲食品、特色休闲食品、方便食品等,并提供不同口味、包装、规格等分类操作;西部食品偏重于数量型消费,宜主推肉类食品、粮食深加工产品等。
4、针对食品消费多样化、个性化特点,持续推进市场细分,满足有效细分需求
为适应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,积极推进市场细分。
1)产品细分。功能细分,突出产品特色,与消费者的保健需求相结合;区域细分,关注区域消费特点,聚焦区域市场操作,实现产品卖点与区域特色的融合;人群细分,以消费者特殊需求满足为导向,有效满足其特定需求,如婴幼儿食品行业、以中老年人为主目标群的保健食品行业等。
2)产品升级。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,添加更多样的原料、采用更先进的工艺、强化营销推广,实现原产品的升级操作,以更好满足现有核心消费者消费需求、扩大目标消费群体。如“娃哈哈营养快线”的及时升级操作。
5、针对食品注重质量的特点,系统化管理,强化产品质量
顺应食品消费的“质量安全”需求,推进产品“品质建设”。优选优质食品配料,保障产品质量,彰显产品优良品质;严格掌控食品“生产过程”,实现产品生产的安全可控;严格产品质量安检,保证不合格不出厂、不优秀不出厂。以质量立企,以信誉立企,保证产品质量。
6、推进食品的规模化、品牌化、现代化建设,创新食品营销策划方式
为顺应食品消费的多样化需求,积极推进特色产品的规模化,以“特色+规模”取胜,以产品的区域特色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;为适应消费者重质量的特点,推进食品的“品牌化建设”,打造优秀品牌形象,彰显品牌卓越价值,以“优秀品牌”为企业产品做“强大品牌背书”;推进生产工艺、生产设备的现代化建设,以新设备应用、新工艺改良作为契机,推进产品的升级换代,更好的满足消费者需求。
- 上一篇:营销策划之“医院+互联网”七大怪现状
- 下一篇:营销策划之写字楼特殊渠道精耕案
智慧阅读